虽已是冬季,但在湖北黄石大冶市金湖街道办农田土壤修复示范∮项目现场,目之所及,还〗存着一丝绿意。“目前↘我们自测的点位达标率在95%以上,年底就可∏以验收了。”技术员龚永欢介绍。作为环境保护部的示范项目,这片占地283亩的重金属污染地块,已采用生物多样性修复法治理了近3年,如今成片的蜈蚣草、圆叶遏蓝菜长势良好。
这标志着大冶这个有着3000多年冶炼史的资源■型城市,土壤污染治理之路迈出▃了成功的第一步。此前,大冶被环保部列为全国20个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治区域之一↓,也是全国6个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之一湖北黄石ㄨ的核心地区。
示范地块经修复和建设,取得预期∞效果
期待找到适』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、可持续的修复模式№
“没有现成的案例可循,我们完全♂是摸着石头过河。”在金湖农田土壤修复项目部,大冶市环保局重金属治☉理项目办负责人熊辉说,该项目于2012年立项并获得专项资→金,此后两年,成立专家团队、制作标书、评审修复◇方案等全由当地摸索完成。
5年前,土壤修复还是个生僻词,很少有人知道究¤竟是咋回事。“不仅标书制作没有模板,价格制定没有标】准,而且公共资源管理监督局也不知道如何审核。”熊辉说,土壤污染底数不清〖、修复成本高、招投标程序复杂等々多个难题待解,加上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项目尚无统一的标准可∩循,这给金湖项目带来了不少困难,探索确实十分艰难。
为顺利推进项目,当地采♀取环保局牵头、多部门合作的联动方式,为项目开☆绿灯。项目专家团多次赴广西河池、江西□鹰潭等地考察,经过多次采样分析对比论证、多轮专①家评审,直到2015年7月,这块位于金湖街道栖儒村和柯湾村的土地才正式进入修复ㄨ阶段。北京中环循环境技术中心以2319万元中标,作为工程方进场施∮工。
大冶市环保局副局长刘涵毓介绍,这块被♀污染的土地周边,曾有7家小冶炼厂、10余家小洗矿№厂,每年有大量尾砂废水随雨水流入此地,治理之前已撂荒多※年。按照招标文件,总体目标↓是通过4年修复,使示范区耕地土壤重金属镉、砷达到土壤▲环境质量Ⅲ级标准,第五年为缓冲观察和↙补救期。
熊辉称,作为试点,金湖项目要探索出经济、绿色的修复技术和方法,找到适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、可持续的重金属污染农田修复模式。目前,该项目采用污染源隔离、农田整治、农艺修复和多种」重金属超富集植物提取方法,目的是让农田土壤耕作层中的重金属⌒ 含量达到修复治理要求。
从技术路线上说,则是控源、调整、修复、恢复和◤示范一条龙。一方面截断污染源,调整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,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物质活性;另一方面种植蜈▽蚣草、圆叶遏蓝菜等富集型植物对土壤中的镉、砷等重金属进行吸附,降低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浓度。最终恢复农田生态和农≡业生产使用功能,在确保安全利用前提下,边修复边利①用,争取尽早获得收益。
“近3年□ 的修复和建设,基本取得了预期效果。这个地块将于◥年底接受环保部验收。”熊辉说。
建章立制,探索“治土”的大冶模式,为更多地区提◆供借鉴
到2020年,全市受污染耕地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▂率要超过85%
“治理土壤污染,不能头痛医头、脚痛医脚,更重要的是摸清家底,探索出成熟的污染¤修复模式,从全市层面协调推进治理工作。”在熊辉看来∩,作为示范工程,金湖项目不『仅要提供技术示范,更要为全局治理提供工作模式示范。
大冶是有着悠久冶炼历史的城市,必须搞清楚脚下的土地到底污染状况如何,全局治理才能有的放∑ 矢。目前,按产业集聚区污染程度、点█位超标区污染程度、企业周边影响区点位、土壤污染突出问题区域划分,大冶市正在对全市农用地、工业企业及其周边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详查,力求做到污染情况心中有数。治土是︻个长期工作,为确保污染信息不断更新,大冶还建立了每10年开展一次的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定期调查←制度。
作为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,大冶正在√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建章立制工作,探索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“大冶模式”,为更多地区◣提供借鉴。熊辉介绍,大冶市环保局委托湖北省内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编制土壤环境管●理制度,主要包括土壤环境信息公开制度、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程管理办法、土壤污ぷ染治理与修复工程责任追究办法等。
在土壤污╳染修复实际操作层面,大冶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分类项目库,包括污染源治理项ξ目库,主要开展重点企业工艺改进、清洁生产项目,尾矿库治理项目√等;污染地块治理项目库,主要开展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治理项目,工业废弃污染地块土壤修复治理项目等;基础能力建设项◤目库,主要完善现有实验室、便携式监测设备系★统,环保人员能力培训及基层监测站点建设等。
按照《大冶市◥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》,围绕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两大重点,5年内全市将加■大财政投入、建立协同共治机制,全面开展污染土壤防治工作。到2020年,使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85%以上,污染地块安〗全利用率达到85%以上。
严控污染源,从根子上保护土壤免㊣遭侵害
关停“五小”企业,改善当地生态环境,为发展腾出环境》容量
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,大冶△的工业体系以冶金、建材、煤炭、采选、轻工为主体,资源型经济占全市工业经◢济总量的70%以上,天然带有污染的性质。特别是自上◎世纪90年代初,受利益驱动,不断出↑现各类“土小企业”,尤以投资少、见效快、工艺简单、生产周期短、可就地取材的小选矿、小洗矿、小冶炼、小选金、小化工为代@表的“五小”企业发展迅猛,最♂多时全市达到2000多家。
“那时候大冶遍地是小厂,到处乱々采滥挖,村村点火户户冒烟,治理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污染的速☆度。”刘涵毓说, 这些“五小”企业排放大量的超标废水尾砂、烟尘废气,导』致港渠湖泊水环境质量恶化、农田土壤耕作功能衰退,生态环◣境严重破坏。
“以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必然走不长远,由于当年粗放〓的发展,大冶市很多地方的土壤、水体都受到了严重的重金属污染≡,不得不治理。”刘涵毓告诉记者,在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核实工作中,全省19360个点位,大冶占了近1/10,可见这里土壤污染的集中度。
修复污染土地是事后补救〇,不得已而为之,要保护更㊣ 广大的土地免受污染,还要从根子上解决问题——严控通向土壤的污染源。大冶人意识到№这一点,在2008年就开始了探索●。截至2014年6月底,市域内所有“五小”企业△全面关闭,累计取缔“五小”企业971家,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7家、国家重点防控重金属排放企业17家,拆除生产▲设备2000多台套、厂房12万余平方米,安排从业人员2万余人。
刘涵毓表示,关停“五小”企业虽♀然减少工业产值200亿元,但大冶全市每年因此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近1.8万吨,占全市总排☉放量的75.1%;减少废气排放量200亿立方米、废水1亿吨、固废850多万吨,不仅生态环境明显好转,也为未来的发展腾出了环境容量。
“地是咱们的命根『子,看得见家乡的变化,也盼着这些地赶紧修好,能早点种上庄稼。”金湖街道办农田土壤修复示范项目现场旁,一位当地的老农对熊辉说。